第(2/3)页 现在答应了对方的请求,按照她个人对苏晨绘画水平的理解,那不是妥妥的被对方的神仙画技打脸吗? 这么俗套的计谋,她柚子才不会上当呢。 “啥?不行?” 苏晨听到对方的答复后也有些傻眼。 嗯??? 你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正常不应该是你怒气冲冲的答应下来,然后三天后被我打脸吗? 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还没开始呢就给我拒绝了? 你是这么害怕被打脸吗? “对,就是不行,没什么好商量的。”柚子说,“但三天后,你把你说的书封给我看看吧,到时候在给出下一步的定论,新作印刷的问题先缓一缓,反正你这是开新书又不是连载,时间上宽裕的很。” 嘴角上扬,扯起一抹狡黠的弧度,柚子的语气带有小小的计划通味道。 是的,她一直在等苏晨自己上钩。 早在对方一开始说什么都不画插画时,柚子基本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但是,谈判的时候她又故意保持着态度,将条件放高,逼迫着对方必须完成插画,这样一来,对方不会妥协的同时,就会选择心平气和的退一步。 所以你看,书封这不就骗出来了吗? 这就和心理学的拆屋效应一样。 人们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折中。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个天窗,大家肯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在首先提出很大要求,其实调和过程中,那个较小的要求才是你的目的,这就是心理学的“拆屋效应”。 当个责编,整天累死累活的,不懂几层套路是不行的。 害,老心理学家了。 柚子沾沾自喜。 等到时候书封出来,自己给苏晨再挑点毛病,如法炮制,再继续骗出两张插画难道还不简单? 如此想着的柚子心中又是一阵计划通。 而要说苏晨完全没意识到这点套路,是不可能的。 心中虽然觉得可能是上当了,但要说书封的话,其实苏晨一开始就是打算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