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公达,你们路上不是邀好了,一起入曹营共事?” “这奉孝是怎么回事,为何突然变卦了?” 走在陈留城内,一边看着四周的环境,荀彧一边问道。 陈留环境还不错,村头大树下,老者相聚而坐聊着家常。 青石巷中偶见不少孩童结伴玩闹,欢声笑语为陈留增添一丝生气。 田间农夫,也已经开始几个一组,驱赶老牛开始耕地。 三四月正处典农之际,所有人都很忙碌。 荀彧十分喜欢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 闻言,荀攸叹了口气,不太确定似的转头看了一眼戏志才。 “可能奉孝有他的顾虑吧!” “只希望我们几个,以后不要兵戎相见就好。” 都是智者,郭嘉为何突然变卦,他们心中或许已经猜中几分。 “对了文若,我观曹营氛围环境都不错,只是好像不怎么重视农耕。” “你跟他们制定方针没?我想你应该也看得出来问题所在吧?” 戏志才眼光毒辣。 在陈留转了一圈后,便一针见血,提出了与荀彧之前发现的同样问题。 荀彧苦笑一声:“何须我去制定?你们太小看曹操这个主公了!” 戏志才眉头一挑:“哦?什么情况?” 荀彧解释道:“你们以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方针如何?” 闻言,二人浑身一震。 “嘶…你意思是说,这方针是主公想的?” 荀彧叹了口气,敬佩的点着头。 “没错!” 二人沉默了许久,以他们的能力自然看得出,此方针乃是绝佳的。 特别适合如今的曹营! “没想到,主公竟有如此之才?” “倒是我们小看他了!” 几人在陈留转了一天,他们发现在这广积粮的方针下。 还隐藏着一个重大的问题! 三人凑在一起商量许久,都没有结果。 “嗝~三位先生这是在商量什么呢?” 曹操一身酒气,从外面走了来。 荀彧眼神凝重:“主公,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广积粮的方针确实很好,但是…如何去积粮,如何去实施,却是还没有明确的方向。” “如今正是典农之际,若是不确定好方案,恐怕错过了又得浪费一年!” 戏志才叹息道:“是呀,我们仨商量一天了,还没想到该怎么落实!” “这一年时间至关重要…如果把握的好,可以让我们实力突飞猛进啊!” “更可以,在之后天下大乱时,早点争取到机会。” 三位智者,已经预料到了讨董失败之后,面临着天下大乱的场景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