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前线情况-《大尧指挥使》
第(3/3)页
尤其是最近,他们各有什么动作,立场是哪一边。
研究了两天后,找到唐煜献策。
“大王,末将有一计,虽然危险,但是只要用的好,必然造成卫国内乱,届时,即便我们中途退兵,好处依旧攥在手里。”
“哦?计将安出?”
……
徐奕见过唐煜后的第二天,段克礼和南馥,周炎暂时全面接管了大尧军队。对外宣称是大王偶有感悟,闭关突破。
前线战斗,若敌不动,我军亦不可妄动。
然后,整个人消失不见。不仅是唐煜,还有一直贴身保护唐煜的老太监毕岚,校事府指挥使徐奕,都没了人影。
卫国的王都在新卫郡的新卫城。
新卫城长公子府。
自从李绩利令智昏,想着赚尧国的便宜却被校事府的人发现后,虽然被送回国,但是李绩思来想去之下,还是决定向李桢坦白。
因为李绩就是这样一个性格。说的好听叫谨慎,说得不好听就是懦弱,还有想得多。
李绩就是如此,如果他强硬一些,就是把着这价值数百万两的银票,要求尧国必须兑现,其实唐煜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退一步,只兑现一半或者回个本就行,也可以。
但是李绩被校事府的人一吓唬,自己放弃了银票,灰溜溜的跑回国了。
最后还得李桢出面,想办法给儿子讨回银票。
可以说李绩的继承梦到此就结束了。
李绩也知道,干脆从王宫里搬出来,搬到自己在王宫外的一处府邸居住。
“哎,对影湖中邀月难啊!”李绩站在后花园里,看着挖出来的人工湖里倒映出来的月亮,忍不住想出这么一句词。
“词是好词,只可惜意境太仇怨。”突然一道声音传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