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锦安之战(三)-《大尧指挥使》


    第(1/3)页

    “将军,让兄弟们歇一歇吧,这正是晌午的时候,也该埋锅造饭了。”潘质的副将李威拽着缰绳,让自己的坐骑往潘质身边靠靠。

    潘质看了看天上的大太阳,秋后的阳光分外毒辣,不然怎么会有秋老虎之称呢。

    “好吧,让兄弟们埋锅造饭,休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再赶路。”潘质同意道。

    李威叫来传令官,“将军有令,休息一个时辰,埋锅造饭!”

    传令官领命,骑着马向前中后三军传令。

    部队得到了命令,原本还气势汹汹的队伍瞬间散开,三三两两的寻找相熟的人坐下来聊天。

    辅兵们这会儿还不能休息,他们要负责全军的伙食。

    远处,一个小土包上,身穿黑色皮甲的家伙收起了手里的望远镜。

    “祁狗开始埋锅造饭了,机会来了!

    说起来,元帅发明的这个望远镜还真是好用,离得这么远还能看的一清二楚。”

    这种望远镜是唐煜用水晶或琉璃打磨出来的镜片,而且也只是单筒而已。

    但对于斥候来说,也是了不起的发明,能够让人不必凑近也能看清敌军动向。

    要知道,虽然尧国外部多山,但却是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夷人,曹国还有祁国三方的窥探。

    但尧国内部却拥有大量的平原。

    平原,锦安,新陵三郡,还有兰台和裕璋两郡的一部分,都是平原。

    这种平原,成为了骑兵发挥的最好的场地,同时也令尧国盛产优质战马。

    当然,尧国战马也要分和哪里比较,比起南边的郑国,祁国,尧国马自然是优质战马。

    但和夷人的战马相比就看出差距了。

    夷人战马体型高大,奔跑速度也更快,耐力也更强。

    与此同时,对于没有望远镜的镇武城守军来说,只能依靠敌军埋锅造饭时的炊烟,还有营帐的数量,来决定敌军的数量。

    汤贤由此判断,唐煜此时至少有四十万大军。

    但是实际上呢,唐煜只有将将三十万而已,还有六万多人不在。

    唐煜让人多打灶台,多建营帐,混淆了敌军的判断。

    这是唐煜从孙膑的减灶计中得到的灵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