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章 冷光-《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第(2/3)页
立春这天,侯府张灯结彩。凌雪凤冠霞帔端坐镜前,周行捧着合卺酒踏着红绸而来。宾客们惊叹这对璧人的风采,更羡慕他们眼中流转的光华。洞房花烛夜,新人共执笔写下婚书:“愿为连理枝,岁岁长相依;化作比翼鸟,朝朝共晨昏。”
婚后周行并未放弃医术钻研,凌雪亦跟随学习岐黄之术。他们在后花园辟出药圃,亲手栽种珍稀草本。每逢贫苦百姓求医问诊,夫妻俩总是一同接诊施治。渐渐地,“仁心医馆”的美名传遍四方。
多年后的某个清晨,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携手漫步在梅林间。周行仍像年轻时那样背着药箱,只是里面多了本记录心得的医案集。凌雪停在当年初遇处的石阶前,忽然转头笑道:“若那时没有被马踢伤……”“那我定会翻墙也要闯进侯府。”他接得坦然,阳光穿过花枝在他们身上洒下细碎金斑。
在那繁华却又暗藏波澜的江南小镇,周家曾是首屈一指的望族。雕梁画栋的宅院里,四季都有珍奇花卉争艳,丝竹管弦之声常绕梁不绝。周行的童年就在这锦绣堆里度过,身边仆从如云,衣食无忧。而凌雪,本是贫苦农家之女,因家中实在无力抚养,在她十岁那年,被卖进了周家做丫鬟。初入周府时,她瘦小怯懦,总是低垂着眼眸,生怕惹出半点差错。但周行却与别的主子不同,他从不曾呵斥过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丫头,偶尔还会把好吃的点心分给她,或是教她认几个字。
那些静谧美好的时光仿佛还在昨天,可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开始疯狂转动。周父在一场涉及朝堂纷争的生意中不慎站错队伍,一夜之间,周家被抄没家产,男丁充军流放,女眷沦为官奴。曾经门庭若市的大宅瞬间门可罗雀,债主们踩烂了门槛,往日笑脸相迎的亲戚们也都避之不及。周行跟着母亲被迫迁出祖宅,住进了城郊一间漏雨的破屋。
“少爷……”凌雪看着昔日风光无限的少年如今衣衫褴褛、满脸憔悴地蹲在地上整理着寥寥无几的行李,心疼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周行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只要人在,总有办法的。”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世间的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母子二人试图靠典当仅剩的一些旧物维持生计,可那些当铺老板见他们失势,给出的价钱低得可怜。为了糊口,周行不得不去码头扛货包,那沉重的麻袋压弯了他的脊梁,磨破了他细嫩的肩膀;手上也布满老茧与血泡,每一道伤口都像是生活刻下的嘲讽印记。
凌雪也没闲着,她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出门拾柴、洗衣、做饭,粗糙的柴火和冰冷的水让她原本就生满冻疮的手更加惨不忍睹。但她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周行和他的母亲。有一回,周行在码头晕倒摔伤了腿,无法继续劳作。工头毫不留情地将他辞退,还恶狠狠地说:“干不了活就别占着位置!”周行拖着受伤的腿回到家中,满心的绝望与自责。他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那天晚上,月光透过破旧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光影。凌雪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进房间,看到周行呆滞地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的样子,心中一阵刺痛。她轻轻放下碗筷,坐在床边握住他的手:“少爷别灰心,我听说镇上有位老中医医术高明,明天我去求求他,给您治伤。”周行转过头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你跟着我受苦了……”凌雪用力摇摇头:“不苦!当年若不是您对我好,我早不知道死在哪里了。现在换我来守着您。”
次日清晨,凌雪天没亮就出发前往老中医住处。她在门外跪了许久才等到开门的机会。说明来意后,老医师被她的诚意打动同意诊治周行,但医药费昂贵得让他们难以承受。为了凑齐药钱,凌雪白天做完家务后又到镇上的绣坊接零散活计。她的手指被针无数次扎破鲜血直流,眼睛因长时间专注刺绣而红肿酸痛,但她咬着牙坚持下来。每晚回家还要熬夜赶制更多绣品以便次日售卖换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行的伤势逐渐好转。但他看着凌雪日益消瘦的身影愈发愧疚不安。终于有一天他对凌雪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不能让你一个人这么辛苦。”说完便执意要再次出去找工作。这次他在一家铁匠铺找到了学徒的工作,每天挥动铁锤打造农具零件。火星四溅中汗水湿透了后背衣裳,可他却觉得无比踏实——至少靠自己双手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带着尊严。
然而厄运并未就此放过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一个寒冷冬日傍晚周母突然发起高烧昏迷不醒。请来的郎中摇头叹息表示无力回天除非用极贵药材吊命。面对高昂药费清单全家陷入绝望深渊。周行翻遍全身只凑到寥寥几枚铜板根本无济于事。正当他准备冲出门想办法弄钱时凌雪拦住了他:“少爷让我去吧!”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她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
原来凌雪偷偷跑去找了以前认识的几个富家小姐希望能预支工钱帮忙救急。那些曾经一起玩耍过的闺秀们虽表面同情却不愿冒险借贷给落魄之人。就在几乎绝望之际一位姓林的姑娘出现了——她是少数仍念旧情之人暗中给了凌雪一笔银子并叮嘱千万不要声张。拿到救命钱后凌雪一路狂奔回家丝毫不敢耽搁半刻。当她气喘吁吁冲进屋子时看见周行正跪在地上对着病榻上的母亲痛哭不已。见到她带回的药材众人喜极而泣……
第(2/3)页